特朗普掀桌失败,29国围攻美国,耶伦重新出山,赌中国不会抛美债
耶伦最新表态,传递什么信号?
特朗普想通过对华打贸易战来围堵中国,结果最后没成功。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美国其实也没占到啥便宜,反而弄得国内一些行业和老百姓有点怨声载道。这时候耶伦出来干活了,她对外的表态可不简单,这好像是在给中美关系缓和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可能是在暗示双方可以坐下来好好谈,别老是杠着了。不过具体怎么走,还得看接下来的动作。
中美贸易战白热化,加拿大欧盟联合抗美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打到最后,美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总额达到了145%。这就相当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彻底“掰了”,完全“脱钩”了。特朗普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给中国加关税,再给别的国家一段“关税豁免期”,想借此拉拢其他国家一起围堵中国做生意。但结果呢?特朗普这个“掀桌子”的招数根本没奏效。
先说为啥不管用吧。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会乖乖听美国的话。现在有29个国家联合起来跟美国对着干,这里面包括中国、加拿大,还有整个欧盟(27个国家)。加拿大那边,总理直接撂下话,说如果美国继续搞不合理关税,他们也会反击。欧盟也通过投票决定要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动手,还得再等等看。而咱们中国这边的动作是最猛的,不仅对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反制关税,还对一些重要的东西实施了出口限制。所以啊,特朗普想把大家伙都拉拢到一起围堵中国,但在加拿大和欧盟这儿,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国际社会加强与华合作的趋势
其次啊,在中美关系搞僵、“硬脱钩”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想方设法加强跟中国的合作了。在特朗普搞出对等关税之前,印度就已经明确表示,要跟中国联手,一起应对对等关税带来的影响。而且呢,印度还说要放宽对中国企业投资的限制。要是印度能说到做到的话,中印之间的贸易额肯定会有很大增长。
最近这段时间,中国和欧盟的交流也特别多。按外交部发言人的话说,中欧都在努力维护一个公平自由的多边贸易体系,让全球的经济和贸易关系能健康稳定地发展。这说明啊,在面对特朗普搞出来的对等关税时,中欧之间是有共同利益的。
接下来,中欧之间的贸易合作肯定会越来越紧密。最新的消息是,欧盟正在考虑取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关税,这对中欧贸易合作来说可是个大事儿,特朗普估计也没想到这一招。除了中印和中欧的合作之外,中国还调整了一些产品的进口渠道。以前,美国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但打贸易战之后,中国转而从巴西买了40船的大豆。
这些事情都表明,美国对中国搞“硬脱钩”的结果,反而给了其他国家更多机会,可以加深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毕竟,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也是15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他国家要想跟中国彻底脱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儿。
中美贸易战:美国的阵痛与无奈
再说一遍啊,中国的反制措施真是狠狠戳到了美国的痛点,美国最后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关税政策。一方面呢,中国修改了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规定。只要芯片是在美国生产的,中国就对这些产品额外收税,这下美国的半导体公司可遭殃了。为了应对这个情况,特朗普只好给进口的半导体电子产品开绿灯,免关税。另一方面嘛,就是之前说过的,中国加强对稀土相关产品的出口管控。这下美国的军工企业可急坏了,毕竟美国可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要是中国真的不卖稀土给他们,那美国的军工行业可就麻烦了,就像没米下锅的主妇一样干着急。所以啊,美国折腾来折腾去,想跟中国彻底断开联系,最后很可能还是得依赖中国。
抛售美债或是中国反制杀手锏
可以说,美国现在的状况真是乱得一塌糊涂,简直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在中国针对美国的各种反制措施里,有一招特别厉害,那就是美债。最近这段时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搞得美股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但对美债来说,它的收益率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涨得厉害。美债收益率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作为全球范围内美债的第二大持有国,如果中国这时候选择抛售美债的话,那对美元的霸主地位绝对是一次沉重打击。
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又出来露面了,她非常肯定地说“中国不会抛售美国国债”。不仅如此,她还摆出了一堆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过,她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如果特朗普对中国采取极限施压的手段,而中国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的时候,抛售美债很可能就会成为最后的选择。
所以,耶伦现在需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安抚那些担心美债的人,而是应该劝劝特朗普看清当前的局势,别再拿美国的命运和中国赌一把了。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