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视频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教育
  • 健康
  • 国际
  • 军事
  • 报刊
  • 娱乐圈
  • 大湾区
  • 组织架构
  • 记者查询
끠
  • 时政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教育

  • 健康

  • 国际

  • 军事

  • 报刊

  • 娱乐圈

  • 大湾区

首页  ꄲ  社会  ꄲ  禁用AI代写作业!教育部发双指南,规范推进中小学AI教育

禁用AI代写作业!教育部发双指南,规范推进中小学AI教育

 

本网讯:12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正式发布。其中,《使用指南》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并禁止小学阶段学生独自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同时该指南强调,教师不得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

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施行的两项指南是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进一步落实培养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使用指南》重点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明确各学段使用规范,确保技术安全、合理、以有效地辅助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推动教育管理智能化。而《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则旨在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体系,通过螺旋式课程设计以及“课程重构、资源融通、评价创新、师资赋能”的联动机制,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域覆盖。

记者了解到,《使用指南》明确了AIGC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三大类核心应用场景,即促进学生成长、辅助教师教学和支撑教育管理。

针对《使用指南》提出的“分学段差异化应用”,教育部表示,小学阶段的学生应在教师、家长帮助下适切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教师在课内有效开展人机协同教学;初中阶段可适度探索生成内容的逻辑性分析,指导学生交叉验证生成内容的合理性;高中阶段可结合技术原理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评估生成内容的社会影响。

“这一设计旨在平衡技术应用潜力与学生年龄适配性,避免低龄学生因认知不足导致技术滥用或过度依赖。”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说。

南都记者还观察到,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使用指南》一方面限制中小学生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严格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另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引导职责,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技术输出内容的质疑精神与甄别能力,切实提升信息处理的自主性。此外,进一步明确人工智能工具在教育场景中的辅助定位,强调其应用边界。

同时,教育部强调,为保障学生隐私与数据安全,《使用指南》严禁师生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输入考试试题、个人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各中小学校需建立健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白名单” 制度,经严格审核评估,仅允许符合教育场景需求且数据安全合规的工具进入校园使用;教育行政部门将持续强化监管职责,对技术供应商的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及传输等处理流程实施动态审查。

 

2025-05-13 18:27
ꄴ前一个: 无
ꄲ后一个: 无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网  中国新闻网  中青年网  中国军网  中国经济网  环球网  中青在新  党建网  人民论坛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法院网  法制网  正义网  人民旗帜网  中国日报网  海外网  央广网  理论网  光明网  半月谈网  中工网  求是网  新浪  搜狐  凤凰  腾讯

 

版权所有 © 新闻一线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