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视频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教育
  • 健康
  • 国际
  • 军事
  • 报刊
  • 娱乐圈
  • 大湾区
  • 组织架构
  • 记者查询
끠
  • 时政

  • 财经

  • 科技

  • 社会

  • 法治

  • 文旅

  • 体育

  • 教育

  • 健康

  • 国际

  • 军事

  • 报刊

  • 娱乐圈

  • 大湾区

首页  ꄲ  法治  ꄲ  举报人深夜遭围堵殴打,454条通话录音锁定幕后指使

举报人深夜遭围堵殴打,454条通话录音锁定幕后指使

 

举报非法倾倒渣土后遭深夜围堵

肇事者到底是故意毁坏财物

还是寻衅滋事?

4名犯罪嫌疑人

竟组成“攻守同盟”坚称无罪

……

目睹非法倾倒渣土的现场后,徐某向城管部门举报,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举报竟引发深夜的一场围堵逼停。徐某报警后,到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竟组成“攻守同盟”,带头的叶某更是坚称自己无罪……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作用,一步步瓦解“攻守同盟”,挖出幕后指使,揭开案件真相。

深夜驾车遭围堵,挨拳加车损

2023年9月5日22时许,徐某驾驶车辆行驶在吴江区某主干道,快到右转路口时,车辆的后视镜里突然闪过一道灯光,一辆黑色车辆从左侧车道猛然加速,一个急刹横停在了徐某的车前方,徐某被迫刹停。与此同时,紧跟黑色车辆的两辆车也随即刹车,停在了右侧路边。

还没等徐某缓过神来,黑色车辆上下来一个身穿白色T恤的男子,他径直走向徐某的车,重重拍打着车窗。徐某刚降下车窗准备问个究竟,就迎面挨了一拳。这时,其他三名分别穿着白色衬衣、条纹T恤、黑色T恤的男子陆续从三辆车上下来。

慌乱中,徐某的车不慎撞上黑色车辆的尾部。白色衬衣男子见状,愤怒地伸手捶打徐某。见徐某不肯下车,白色衬衣男子返回车上拿了两根木棍,白色T恤男子接过条纹T恤男子从路边捡的石头,朝徐某的车砸去。徐某惊慌失措,立即发动汽车,跌跌撞撞冲出围堵。整个过程,黑色T恤男子始终在旁观。

逃离现场后,徐某立即报警。经鉴定,车辆损失1.2万余元。公安机关根据监控查明,事发当晚白色衬衣男子是孙某,条纹T恤男子是嵇某,白色T恤男子是杨某,黑色T恤男子是叶某。2023年9月,公安机关对孙某等4人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侦查。

获取关键证据,幕后指使现身

原来,事情和徐某的一次举报相关。2023年9月5日晚,徐某看到吴中区某空地有渣土车在装渣土。“垃圾处理站已经关门了,他们要把渣土运到哪里?”带着疑问,徐某一路跟随渣土车,发现渣土被倒在吴江区某工地。徐某觉得不对劲,便下车询问工人原因,工人回他一句“关你啥事,有本事报警”就走开了。

徐某随即向城管部门举报。经查,该处工地是孙某的,渣土车是叶某的,该车辆未办理渣土消纳处置手续,属于非法倾倒,城管部门当晚处罚了相关人员。随后,叶某、孙某分别叫上员工嵇某、杨某,向工人询问了徐某的长相、车牌后,立即驾车寻找徐某。于是便有了开头一幕。

2023年9月、10月,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先后对孙某、嵇某、杨某取保候审。2024年1月,公安机关以叶某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向吴江区检察院提请逮捕。承办检察官李林阅卷后发现,叶某在讯问时坚称自己无罪,声称“只是看热闹,没有事先指使他人,更没有动手打人”;案发当晚监控视频也显示,叶某确实没有打人、砸车;孙某等人均否认受叶某指使,公安机关也未收集到叶某等人预谋的证据。

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2024年1月,吴江区检察院依法对叶某作出存疑不捕决定,并引导公安机关围绕叶某事前是否指使、事后是否赔偿等方面补充侦查。公安机关调取了案发后叶某和孙某的通话记录,发现二人频繁联络,但无法获取具体的通话内容。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叶某未被移送审查起诉。

2024年3月,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将孙某、嵇某、杨某3人移送吴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过程中,两份徐某出具的谅解书复印件引起了李林的注意,一份写着“相关人员对徐某进行了赔偿”,另一份写着“叶某虽与此事无关,但其家人对徐某进行了赔偿”。

“如何证明复印件的真实性?原件又在哪里?叶某既然未动手,为什么赔偿徐某还要取得徐某的谅解?”带着这些疑问,李林多次讯问孙某后发现,谅解书原件一直被叶某扣留,因复印件真实性存疑,孙某无法获得从轻处罚。

案件终于有了突破口。李林采用分化瓦解同案犯的方法击溃了孙某的心理防线,孙某最终承认是叶某让其带人教训徐某,并提供了关键证据——他和叶某的通话录音。

随即,吴江区检察院将该案退回补充侦查,引导公安机关扣押孙某的手机并进行电子勘验,最终提取到454条通话录音。李林逐条听、仔细辨,终于把真相拼凑完整——叶某事先授意孙某等人教训徐某,事后恐吓徐某不准再举报,并教唆孙某等人向公安机关作虚假供述,不要供出自己。

面对铁证,叶某“无辜”的伪装被撕开。2024年6月,吴江区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再次将叶某提请逮捕,并依法作出批捕决定。

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讨

依法改变案件罪名

通过厘清事实、梳理证据,李林认为叶某等4人事先约定教训徐某,并实施了拦截、打人、砸车行为,事后还持续滋扰徐某,故意毁坏财物罪不能准确评价该案,应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因对案件定性有重大分歧,2024年8月,吴江区检察院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进行讨论。会上,李林阐述了两方面意见。

首先,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故意具有随意性,属于“无事生非”。徐某举报违法行为本身是合法的,叶某等人蓄意报复的行为是违法的,法与不法之间的对抗不属于日常生活中的民间纠纷或偶发矛盾,叶某等人属于为发泄情绪、逞强耍横实施的行为,不属于“事出有因”,而属于“无事生非”。其次,寻衅滋事罪侧重于针对公共秩序。案发地属于交通要道,事发时经过车辆均需减速、避行,影响了道路的正常通行。因此,叶某等人的砸车行为不仅侵犯了徐某的财产所有权,更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故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与会人员一致同意对该案的定性意见。2024年9月,吴江区检察院依法改变案件定性,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叶某等4人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采纳了检察机关的指控及量刑建议。同年12月,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叶某等4人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至九个月不等。叶某等4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目前已生效。

今年3月,该案入选“2024年度苏州市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优秀案例”。5月,该案参加了苏州市检察机关2025年第一季度高质效案例评选活动。(来源:检察日报 卢志坚 周欣桐 葛萑)

 

2025-06-16 12:35
ꄴ前一个: 无
ꄲ后一个: 无

友情链接

 

人民网  新华网  央视网  中国网  中国新闻网  中青年网  中国军网  中国经济网  环球网  中青在新  党建网  人民论坛网  中国警察网  中国法院网  法制网  正义网  人民旗帜网  中国日报网  海外网  央广网  理论网  光明网  半月谈网  中工网  求是网  新浪  搜狐  凤凰  腾讯

 

版权所有 © 新闻一线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
 本网站由阿里云提供云计算及安全服务
本网站支持 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