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时代的到来,全球电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AI大模型的庞大耗电需求,各国正加快能源布局,就连沙特阿拉伯也在加倍投入太阳能,希望吸引西方AI数据中心落地。
在这个关键节点,特朗普和共和党主动却削弱了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不仅取消了公用事业级太阳能和风能的税收抵免,还砍掉了对电动车的支持——几乎是在能源领域自废武功。
赶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这个集合了特朗普核心经济议程的大型法案,在没有举行一次听证会、没有邀请任何独立能源专家参与的情况下,在国会完成通关,现在只差特朗普的一个签名。
《纽约时报》评论称,“大而美”法案是美国政府的战略性自残,是将美国电力的未来拱手让给中国,有可能“让中国再次伟大”。
马斯克不惜与特朗普闹掰,也要公开反对这项法案。虽然马斯克因为和特朗普的关系以及“政府效率部”的工作,在美国公众中声誉大跌,但这位科技大佬在能源领域的判断还是值得一听的。他警告,“大而美”法案极具破坏性,“在补贴过去的产业的同时,正在严重打击未来的产业”。
“从大局来看,这项法案会让我们在能源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下降。” Atlas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能源专家尼克·尼格罗(Nick Nigro)指出,“十年后我们可能会回头看这个时刻,发现这正是美国退出清洁能源转型的转折点。”
一个国家是否具备以低廉、清洁方式大规模供电的能力,与其开发AI的能力有着紧密联系。AI模型训练需要庞大的电力支持,而AI又是推动未来医疗、材料、经济乃至军事技术发展的关键引擎。换句话说,一个国家能为AI模型提供多少廉价、清洁的电力,将对其未来的综合实力产生决定性影响。
为什么必须发展清洁能源?不仅是为了减缓气候变化,也是因为清洁能源的建设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扩展更快。
当然,直接从化石燃料时代彻底进入绿色新时代是不现实的。合理的做法是,在各种能源形式中找到平衡,从石油、煤炭、天然气,到风能、水电、核电、太阳能,逐步淘汰最“肮脏”的、发展最清洁的。
先来看一组数据对比:2000年,中国的发电量刚刚超过1300太瓦时(TWh),美国发电量已接近3800太瓦时。但到了2023年,中国的年发电量激增至10400太瓦时,美国的发电量却仅小幅增长至约4300太瓦时。
中国发电量增长,起初主要来自煤电扩张,但近年来则转向水电、太阳能、风能和电池储能等。《金融时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正朝着成为全球首个‘电力型国家’迈进,其能源结构中来自电力的占比持续增长,整个经济也越来越多地由清洁技术驱动。这为中国在贸易脱钩和与美国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提供了一种战略缓冲。”
美国得州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特朗普提出了“让美国在全球能源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目标,但没有可再生能源的支持,这个目标不可能实现。
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想通过天然气为更多数据中心增加电力,即使美国天然气资源丰富,也仍然需要更多大型燃气轮机来将天然气转化为电能。
由于轮机制造商面临全球订单积压,这些轮机最快也要到2030年才能投入使用。另外,在特朗普政府加征的钢铁和铝关税影响下,这些设备的实际成本也难以预测。
相比之下,在得克萨斯州建设一座配有储能电池的太阳能发电场,仅需约18个月即可建成并投入运营。
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去年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过去一个季度,得州在清洁能源新增装机方面超过了加州,位居全美第一。根据得州电网(ERCOT)数据,得州在过去一年内新增了10000兆瓦的电力容量,其中大部分来自超低成本的太阳能加电池储能系统。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新增电力装机中,81%来自太阳能与储能系统。特朗普的新法案将严重削弱这一增长趋势,并且使未来电价大幅上涨,让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
根据能源建模机构Energy Innovation预测,削弱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政策,可能导致2035年前美国批发电价上涨约50%,到2030年,消费者累计年用能成本将增加超过160亿美元。此外,预计到2030年,美国将失去或无法创造约83万个可再生能源相关就业岗位。
当法案在众议院顺利推进时,特朗普3日上午在“真相社交”发帖庆祝:“美国是世界上‘最热’(HOTTEST)的国家,迄今为止!!”
是的,“大而美”或许不会让美国更大或更美,但一定会让普通美国人面临一个气候“更热”、电费更高、工作机会更少……的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