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至3周岁……近期,随着国家育儿补贴政策的发布,各地将于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与此同时,有家长反映,部分奶粉、纸尿裤等母婴用品近期却在“悄悄涨价”。“育儿补贴没到手就有母婴产品涨价”等话题,经媒体报道后迅速登上多个平台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
母婴产品市场是否真有涨价趋势?相关涨价行为是否与育儿补贴政策出台有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尽早堵住政策红利被无良商家“收割”的漏洞?(wyhtian@163.com)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育儿补贴与涨价同时来临?
部分品牌确有明显涨幅
按统一部署,国家新出台育儿补贴政策,各地将于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领。然而,育儿补贴尚未到手,部分家长却反映,部分奶粉、纸尿裤等母婴用品近期已“悄悄涨价”。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好奇纸尿裤涨价幅度明显。网帖截图显示,该品牌铂金装纸尿裤XL码(96片)在电商平台售价一度涨至204元,而此前长期购买价格多在133元左右。在网帖评论区,不少人将此番价格波动与国家育儿补贴联系起来。有网友表示,“国家一补贴,不是奶粉涨价就是纸尿裤涨价”,也有人抱怨“这补贴不如不补,直接给厂家补贴了”。
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反映,奶粉尿不湿等母婴产品在涨价。京报网
8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在网友提供的订单截图上看到,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该款产品成交价分别为132.17元、132.69元、135.50元和136.15元,价格稳定在130多元。相比之下,近期204元的售价确实让不少长期购买的消费者直呼“接受不了”。有网友在评论区感叹,“以前觉得小桃裤性价比高,现在看来也不便宜了”,还有人调侃“买了半年都是一个价格,育儿补贴一出来马上涨价”。
针对网友们的质疑,上游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某电商平台上好奇品牌纸尿裤客服。客服回应称,商品价格会随活动和市场波动变化,每日可能出现涨价、降价或优惠的情况。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之前参加了百亿补贴活动,结束后恢复原价204元。目前优惠活动又开始,抢购完后会再恢复实际价格”。
网友发帖称,对比购买记录发现该品牌同款纸尿裤涨价了。 网络图
上游新闻记者随后以零售商身份致电江苏南京一家母婴产品批发商。对方表示,近期母婴用品市场价格整体平稳,没有明显波动。深圳一家奶粉批发商工作人员也在电话中向记者介绍,(奶粉)市场价格每天都有小幅浮动,但近期涨跌幅度不大,实际成交价主要取决于当日客服报价。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金领冠900克装的菁护和珍护,这两款我家娃和小侄子一直在喝,近两个月都涨了价。珍护从每罐200元涨到260元,菁护从每罐145元涨到190元。”湖北武汉的韩女士说,她近日在小区附近一家母婴店选购奶粉,上午付款时,商家承诺次日调货到位,结果当天下午突然说要退款,并建议“加钱换新包装产品”,理由是“货源紧张”。
来自贵州贵阳的甘女士也有类似经历。今年7月,她在真酷母婴观山湖总店购买的爱他美奶粉3段800克价格为每罐157元,现在涨到216元;爱他美卓傲奶粉3段800克则从每罐233元涨到296元。对此,该店工作人员解释称,受活动档期、销售周期等因素影响,同一商品折扣不同,价格自然会有浮动。
此类情况并非个例。在一条“辟谣母婴产品涨价”的短视频评论区,来自安徽、上海、河北、陕西、福建等多地的用户纷纷贴出购买记录。用户“甜茶”称:“我们家娃用的尿不湿,之前实体店同规格卖750元,现在是800元。”用户“臭宝”表示:“连安儿乐纸尿裤每包都涨了至少16元,我孩子天天用。”用户“NH”说:“好奇金装小黑洞纸尿裤,之前一直每包120元左右,近期已经涨到180元了。”
但对于涨价传闻,不少商家予以否认。武汉3家母婴用品门店的店员均表示,店内奶粉价格近两个月并无波动。海南海口一家母婴店店员也称,除特定几款奶粉价格略有微调外,其他产品价格如常。在某网购平台,某国产知名品牌的客服称,官方从未主动调价,价格波动是因为平台促销活动结束,“优惠力度变化导致的”。
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泽超向媒体表示,判定母婴产品是否涨价,关键要看消费者购买记录,即购买同款、同数量的产品有没有增加开支,以此进行客观评判,不宜轻信商家“调整促销策略”“市场过剩不会涨价”等单方面说辞。
最新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新华社
本轮涨价是否与育儿补贴有关?
多种原因共同促成
今年2月6日,中消协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专门曝光了部分不良商家借涨价“套取”国家补贴的行为。中消协介绍,一些商家在补贴前先抬高价格,再用国补优惠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就此质疑补贴被商家或平台截留;二是使用国补后不给予价保。消费者购买了国补商品后发现价格大幅下降,要求补差价但被商家以“国补商品不参与价保”为由拒绝。
本轮部分母婴产品涨价,与育儿补贴政策究竟有无关系?有报道指出,此轮部分母婴用品调价(提高价格)时间,与育儿补贴政策发布时段较为接近,难免引发公众联想。
“过去几年母婴行业竞争激烈,奶粉、纸尿裤等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如今市场正处在价格修复阶段。”对于涨价说法,我国中部地区一家母婴洗护用品企业负责人称,育儿补贴的发放对母婴行业来说是好事,有利于提振消费。该负责人坦言,育儿补贴政策出台后,在市场情绪影响下,不排除个别厂家或经销商会通过囤货等方式“收割”政策红利。
“前期部分涨价可能只是自发试探行为,厂商一旦发现市场默认和接受,可能会跟风提价。”该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奶粉市场价格整体稳定,但不代表未来就能一直保持。毕竟对于厂商来说,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输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都是涨价的理由。
但一位扎根母婴产品行业多年的资深观察人士认为,目前部分品牌价格出现波动,未必与育儿补贴直接相关。他表示,当下母婴行业各品类竞争激烈,厂家若借育儿补贴发放契机去涨价,很可能得不偿失。
针对“是否因国家育儿补贴而涨价”的问题,上述好奇品牌纸尿裤客服向上游新闻记者解释:“政府补贴是普惠性的,店铺活动不受补贴影响。不同渠道、不同时间会有不同活动。”
“奶粉、纸尿裤等母婴产品的价格涨跌往往是市场自发行为,很难说其与国家育儿补贴政策落地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与此前“两新”政策(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明确的补贴资金核销制度不同,国家育儿补贴是直接以现金形式进入申领者个人账户,个人再用这笔钱去消费。而育儿补贴是否引发了商家涨价,实际取证和认定都存在一定难度。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涨价事宜,客服作出回应。 截图
如何防范少数商家“薅补贴”?
各方呼吁健全价格机制
针对网络上部分母婴产品涨价等情况,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处室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未接到相关投诉或举报。但该工作人员强调,根据价格法等相关规定,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手段,如虚构原价、虚假打折等,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市监部门有权对这类价格欺诈行为进行监管。建议消费者留意价格异动,保留好购物凭证,便于维权使用。
如何确保国家育儿补贴真正惠及家庭,而不是给少数不良厂商“做嫁衣”?
光明网评论文章指出,针对国家育儿补贴,要建立、健全和完善针对性的配套举措。首先,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婴幼儿产品价格专项监测机制,重点跟踪奶粉、纸尿裤等必需品价格走势。对借政策之机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行为,应依法从严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另有专家建议,对承诺补贴期间不涨价、甚至推出优惠活动的企业,政府可考虑给予税收减免、政策扶持等激励。
其次,探索补贴方式的多样化,如直接价格调控、政府集中采购平价供应等,避免单一的现金补贴引发的市场扭曲。长远来看,依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建立生育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同样重要。
北京晚报评论文章指出,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旨在减轻老百姓育儿压力。商家在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应该担起社会责任,诚信经营,通过产品质量和优化服务来赢得市场,而不是耍小聪明、打育儿补贴的主意。监管部门更要守好百姓的“奶粉钱”,密切关注母婴产品价格动态,建立健全价格监测机制,对异常涨价行为及时调查和干预。对薅国家补贴羊毛的商家,要严格查处,及时开出罚单,以儆效尤。